2022 年3 月14 日-2022 年3 月30 日,受俄烏地緣政治沖突、部分上游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及美聯儲加息,疫情沖擊等事件影響,市場多數下板塊下跌。半導體板塊受疫情及日本地震沖擊供應鏈正常運轉疊加下游需求端表現不佳等因素影響,板塊下跌5.75%
滬深300 下跌1.22%,上證綜指下跌1.3%。深證成指下跌1.47%,科創50下跌4.19%。申萬電子行業指數下跌5.43%;申萬半導體行業下跌5.75%。
半導體板塊下跌系受宏觀經濟數據變動、美聯儲加息預期及俄烏沖突等外部事件影響,疊加行業內上游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需求端2 月份國內手機市場銷量下滑等負面因素共同影響所致。
半導體子板塊全線走低,模擬芯片設計板塊下跌4.85%,集成電路封測板塊下跌5.73%,數字芯片設計板塊下跌7.86%,半導體設備板塊下跌8.22%,分立器件板塊下跌9.39%,半導體材料板塊下跌11.06%。
費城半導體指數及臺灣半導體指數呈震蕩態勢3 月30 日費城半導體指數收于3508.62 點,雙周同比上行4.28%。臺灣半導體指數收于412.78 點,雙周同比上漲2.13%。
受俄烏戰爭、疫情封控及下游消費電子訂單需求下滑等負面因素影響,DXI 指數收于40941.75 點,板塊指數位于高位但有下行趨勢,DDR4、DDR3 產品價格出現高位回落。威騰電子與愷俠原材料受污染事件的影響依然延續,NANDFLASH 產品價格上漲延續。
半導體2 月份交期再次拉長,微控制器板塊為供需失衡重災區,供需緊張帶動價格上行
Susquehanna 金融集團統計數據顯示,2 月份芯片交期時間再次增加,平均交期達到26.2 周,相較于1 月份交期增長3 天;其中微控制器交期長達35.7 周。IC Insights 數據顯示2021 年 MCU 平均售價上漲 10%,創25 年來最大漲幅,預計2022 年至2026 年價格將持續上行。
投資建議
2022 年前半期供需失衡仍延續助推半導體產業市場規模上行,地緣政治沖突或加快科技產業的逆全球化進程,國產化替代進程預計提速利好國內半導體企業。中長期5G 手機、折疊手機、新能源汽車、物聯網設備、企業數字化轉型等下游市場方興未艾,為半導體產業帶來新的增量、機遇與競爭,半導體制造、設計龍頭及上游原材料龍頭企業將持續受益。
建議持續關注半導體行業,維持行業增持評級。